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光环境或影响新生儿大脑发育

来源:动物医学进展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一结果提示,视网膜自感光神经节细胞在出生后可能介导了光促进大脑突触发生的现象。进一步,通过在缺失该细胞感光能力的新生鼠视网膜该细胞中重新快速表达感光蛋白,可以促

   这一结果提示,视网膜自感光神经节细胞在出生后可能介导了光促进大脑突触发生的现象。进一步,通过在缺失该细胞感光能力的新生鼠视网膜该细胞中重新快速表达感光蛋白,可以促进其皮层和海马的突触发生显著提高,证明在发育早期,该细胞是介导小鼠早期光感受促进脑高级认知区域突触发生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教授、鲍进研究员团队在揭示光促进哺乳动物幼年大脑发育的神经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细胞》上。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敲除编码视网膜自感光神经节细胞感光蛋白的基因Opn4,发现缺失该细胞感光能力的新生鼠在出生后发育早期,其多个感觉皮层和海马椎体神经元的自发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频率显著降低,且形态学显示椎体神经元的树突棘数量也显著减少,而在出生后即完全避光暗饲养的实验中,对照组与缺失该细胞感光能力的新生鼠皮层和海马的突触功能与数量没有显著差异。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哺乳动物的视觉感知起始于视网膜。哺乳动物视网膜中主要存在三类感光细胞: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和视网膜自感光神经节细胞。不同于介导视觉图像编码的经典成像视觉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网膜自感光神经节细胞通过其基因Opn4编码的感光蛋白视黑素特异性感知蓝光波段的光,并主要介导非成像视觉功能,如昼夜节律光调节、瞳孔光反射和光调控情绪等。在发育过程中,视网膜自感光神经节细胞是最早具有感光功能的视网膜感光细胞,这暗示它可能是介导光促进幼年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感光细胞。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感知觉输入,发育早期视觉(光)感知能促进多脑区的协同发育和高级脑功能的形成。先前的研究表明,在出生后即完全避光暗饲养会导致幼鼠多个感知觉皮层突触形成减缓,其中神经肽催产素可能是介导该过程的关键分子。然而,在发育早期视觉(光)是如何被感知、通过何种神经环路和分子机制促进多脑区协同发育,以及幼年的视觉(光)剥夺对成年高级脑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晰。

   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细胞的光感知促进皮层和海马突触发生的环路和分子机制,研究人员通过质谱检测、新生小鼠脑及视网膜神经示踪和调控,发现当该细胞被光激活后,会通过视网膜至下丘脑的视网膜自感光神经节细胞—视上核—室旁核神经环路,激活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催产素神经元,进而提升了脑脊液中的催产素浓度;而催产素作为神经元突触建立的关键调控分子之一,直接促进了多个大脑皮层和海马的突触形成。

   为了探究发育早期光促进脑突触发育对成年后高级脑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训练小鼠学习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与奖励/惩罚的相关性,发现幼年期该细胞光感受的缺失,会导致小鼠成年后的学习速度显著下降,而这种成年后学习能力的缺陷可以被幼年时人为激活该细胞或视上核的催产素神经元所挽救。

   综上,这项研究发现了发育早期视觉(光)感知促进大脑高级认知区域神经元突触协同发育的感光、神经环路和分子机制,并揭示了发育早期光感知对成年脑高级认知能力的影响。该研究成果提示公共卫生研究应关注新生儿日常的光环境,进一步探索光环境对新生儿大脑发育的影响。

文章来源:《动物医学进展》 网址: http://www.dwyxjzzz.cn/zonghexinwen/2022/0810/566.html



上一篇:抗HIV药物奈非那韦有望治疗包虫病
下一篇:中科大揭示光感知促进脑发育奥秘

动物医学进展投稿 | 动物医学进展编辑部| 动物医学进展版面费 | 动物医学进展论文发表 | 动物医学进展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动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